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法官看法官|一名基层法官的20年
作者:张芳萍  发布时间:2020-07-06 15:46:20 打印 字号: | |

人物名片:黄常,1977年出生,2001年进入横县人民法院工作。2001年起,在校椅人民法庭先后担任书记员、助理审判员、副庭长。现任峦城人民法庭庭长,一级法官。

都说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着无法拉近的距离,因此我们经常会面临不同的选择。历经岁月磨砺后,蓦然回首间,我们是否能够为当初的选择而无悔?或许这对于每个人来说,都是一道难题。

在基层法庭扎根20年,我也曾有过选择,但对自己做出的决定,我无怨无悔。

用丹心,锤炼真本领

我出生于横县的普通农村家庭,父母用尽全力将我培养成一名大学生,让我有机会走出农村。待学成归来,我渴望尽己所能回报父母、回报这片曾养育我的土地。于是,我在2001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横县法院工作,并在组织安排下到校椅法庭工作。虽然基层法庭条件比较艰苦,但我是党员,应当响应组织号召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
在工作中,仅有一颗赤诚丹心远远不够,还必须练就真本领。我有幸遇到了当时的校椅法庭副庭长梁进,他在裁判文书写作上给予我诸多帮助。一开始,梁副庭长给我布置了草拟判决书的任务。虽然我在协助办案时看过不少判决书,觉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当自己真正撰写一份判决书时,才发现要把案件事实、法律关系和裁判结果表达清楚绝非易事。梁副庭长耐心细致地修改我起草的判决书,指出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意见,然后让我将改好的判决书认真誊抄一遍。为了精益求精,有时誊抄好的判决书仍然会再次修改。如此循环往复,再加上不断积累法律知识及借鉴其他优秀裁判文书,我的裁判文书写作技能得到显著提升。而在写作训练中磨砺出的严谨、专业精神,让我受益至今。

用真心,践行司法为民

横县分布着口音各异的桂南平话、壮话、白话、客家话等方言,至今仍有许多人无法用普通话进行交流。“入乡随俗,到什么山唱什么歌,见什么人说什么话”,这是在乡镇法庭办案的必备技能。我熟知多种方言,不论是在送达、调解还是庭审时,都会视当事人的情况用他们能流畅说、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,从而能够更深层次了解当事人的诉求,也让我的释法说理更加深入人心。此外,村民们在白天要下地干活,所以有时下午下班后才去送达文书,返程时已是灯火阑珊,疲惫夹杂着困意向我袭来,我望着夜空中的点点星光,不禁发出愿万家安宁祥和、尽化解纷争职责的感慨。

在化解纷争时,调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在一起人身损害责任纠纷中,原告梁某到池塘边钓鱼,收竿时钓竿接触到高压线,导致梁某身体多处烧伤,烧伤面积达65%。为了拿到赔偿金,梁某对电网公司提起诉讼。接到案件后,我迅速了解案情,并赶赴现场勘查。考虑到梁某急需赔偿金进行第三次手术,而且若通过判决的方式结案,当事人仍有可能继续上诉,无法实现案结事了。所以,我反复与当事人沟通并多次组织调解,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电网公司在一周内向梁某支付全部赔偿金三十多万元。面对梁某及其家人的感激,我对他们说:“我只是尽了法官的职责与本分,今后希望你们一切安好......”。

用恒心,坚守岗位尽职责

我在校椅法庭工作了14年,历任书记员、助理审判员、副庭长,2015年起到峦城法庭担任庭长。自2018年至今,峦城法庭的团队中,只有我是员额法官。除了审理案件,我还要做好庭务管理、普法宣传、协助开展综治工作等,各项工作千头万绪。虽然期间有机会调回县法院本部,但我始终坚守在法庭,行走在田间地头。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,我是“不思进取”的,但我生长在农村,对农村和村民有深厚的感情,而且我是党员,我乐意在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。虽然基层条件不好、工作难做,但每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为当事人定纷止争、做到案结事了,我会感到酣畅痛快,一切付出都值得。此外,我的付出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,多次被评为“优秀党员”、“先进个人”。

回望过去20年,我问心无悔。有人问我,下一个20年有什么打算?我说,我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,会服从组织的安排,无论在什么岗位上,都一如既往地忠诚履职,为司法事业奉献微光。


 

 

 
责任编辑:禤文婷